7月24日,周六,中辦、國辦聯合印發了一份文件--《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》。市場在發布文件前的周五便收到了風聲,新東方、好未來和高途等,這些在美國上市的教育行業中概股,一天就超過了50%的跌幅。到了周一,A股市場上的教育類上市公司紛紛暴跌。 二、雙減政策的三個總基調 第一個,定制具體目標:學生負擔、家庭教育支出負擔和家長精力負擔,要在1年內有效減輕、3年內成效顯著。 第二個,治理校外培訓的同時,還另行設立了試點,具體方法就是通過重新審核登記,大幅縮減市場上的學科類培訓機構,對非學科類的,測評合格后,允許其成為學校課后服務的供應商,還有對于校外培訓費用,政府會指導定價,遏制高收費等。那誰來做試點呢?文件直接確定了9個試點城市:北京、上海、沈陽、廣州、成都、鄭州、長治、威海和南通。 第三個,「雙減」工作的領導者為黨委,而不僅僅是政府。文件表明,各省黨委承擔起責任,把這個工作當作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重點任務,學校黨組織要主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。校外培訓機構需加強自身的黨建工作。 那政府部門在這次工作中的角色是什么呢?讓事情落地。這份文件幾乎把所有的政府部門都點了一遍,要求它們都參與進來,構建一張大跨度、大分工的協作網絡,中央和地方的教育部門是當仁不讓的統籌者,此外宣傳、網信、工信部門也有任務,還有機構編制部門要多給學校安排教師編制,財政部門要做好經費保障,公安部門要做好應急處置,央行、銀保監、證監部門也要清理整頓培訓機構的融資上市。這里面我認為多給教師編制和多給財政預算是尤其重要的,這是在先給出資源,再布置任務。 |